車橫
12月28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對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原審被告人楊光毅強奸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備受關注的廣西“百香果女童被奸殺案”終于落下法槌。此前,該案因被告人一審被判死刑、二審改判死緩,引發(fā)社會熱議。努力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是我國一以貫之的司法政策和理念,該案再審改判被告人死刑,就是這一司法政策和理念的生動體現(xiàn)。
廣西高院經(jīng)再審認為:“楊光毅犯罪手段極其殘忍,情節(jié)極其惡劣,社會影響極大,罪行極其嚴重。楊光毅雖有自首情節(jié),但結合其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及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對其不予從輕處罰,對該案作出上述改判。”這一審理意見再次表明,對依法應判死刑的犯罪分子而言,自首不是“免死金牌”。
根據(jù)我國刑法,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必須明確,構成自首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但不是“應該”或“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到底是否從輕或減輕處罰,還需由法院根據(jù)具體案情進行具體分析研判,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恰當、合理地運用自由裁量權。
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法院應該怎么審判?原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曾指出,刑事審判牽涉社會生活方方面面,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刑事審判工作貫徹法治原則,堅持嚴格司法,依法裁判,是不能動搖的原則,是必須堅守的底線。同時,要高度關注社情民意,將個案的審判置于天理、國法、人情之中綜合考量。
事實上,對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司法始終保持高壓懲治態(tài)勢。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負責人就曾明確表示,性侵害兒童犯罪嚴重損害兒童身心健康,嚴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法院對此類犯罪歷來堅持零容忍的立場,對犯罪性質、情節(jié)極其惡劣,后果極其嚴重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絕不姑息。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賀榮強調,對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要堅決依法嚴懲,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適用緩刑,認罪認罰從寬要依法從嚴控制,減刑要依法從嚴控制。
堅持未成年人權益最大化,確保孩子得到特殊保護、優(yōu)先保護、全面保護,不僅是我國司法的基本原則,也是社會的基本共識。在“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中,被告人強奸10歲女童并致其死亡,手段之殘忍、影響之惡劣幾乎無以復加,用“罪大惡極”形容并不為過,理應依法嚴懲,以儆效尤?!鞍傧愎缓Π浮痹賹徃呐斜桓嫒怂佬?,統(tǒng)籌兼顧了法律正義和社會正義,實現(xiàn)了法理情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會共識。
該案的再審宣判也是一次全民法治課,向社會傳遞了依法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強烈信號,對今后類似案件的審判也將發(fā)揮積極的指導作用。
下一篇:平臺“青少年模式”不能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