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陌生人拉你進群,還發(fā)紅包?小心!有人被騙數萬元...

原標題:陌生人拉你進群,還發(fā)紅包?小心!有人被騙數萬元...

  智能手機時代,網絡社交觸手可及?!袄骸敝饾u成為不少人網絡溝通的方式,通常,“拉群”都是在認識的人之間進行,但最近,湖南、山東、北京等地相繼出現了陌生人“拉群”送福利的情況,一些用戶真的就在陌生人拉的群里搶到了福利,可這白來的“福利”背后卻暗藏陷阱。

  陌生人“拉群”發(fā)紅包 “福利”背后是陷阱

陌生人“拉群”發(fā)紅包 “福利”背后是陷阱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今年11月,湖南省新寧縣豐田派出所接到了報警,報案人小何稱在使用一款名為釘釘的App時,被一個陌生人拉進了一個“福利群”,進而受騙。

  受害人 小何:我莫名其妙就在一個釘釘群里面,沒有收到任何他加我好友或者他邀請我進群的信息。那個群里面有一個人在發(fā)紅包,我點開一看是真的一個紅包。

  雖然進了不認識的群,可搶到的紅包是實打實的,小何就在群里問,這是什么群,很快就有人給了回復。

  受害人 小何:里另外一個人就說,可以做刷單的任務,他給我們一個網址,去下載一個叫“信言”的App,去那里面做任務,一天可以掙100-300元不等。

  小何下載了釘釘群里別人推薦的App,經過注冊后,很快又有人通過網絡找了上來,告訴小何,可以用充值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等級,等級越高刷單的傭金就越高。于是小何分四次“充值”了43776元,沒想到第四筆充值完成后,她發(fā)現釘釘群里推薦的這個刷單App已經無法正常使用。 

  山東淄博的李女士也在11月份遭遇了和湖南的小何“同款”的騙局。陌生人把李女士拉進了釘釘群,隨后便發(fā)了紅包,李女士點開搶了3.99元。接著,這位發(fā)紅包的人接下來還有很多福利,讓大家不要退群。后來,

  李女士也被引導下載了一個所謂的刷單App,進而被慫恿充值。

  受害人 李女士:我按照他的指令開始做任務,看著賬戶的余額增加了,我記得是1300多元,但是沒法提現。我一共給對方打了四次款,后來他說最小的任務額度是28000多元,我開始覺得不太對勁。

  一邊是李女士實打實地充值,另一邊卻是無法提現轉出的空頭賬戶,在充值3.8萬元后,李女士才恍然大悟進而報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未經允許被“拉群” 社交App存安全風險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利用網絡刷單可以“躺賺”的心理來實施網絡詐騙并不是什么新的套路,但在最近發(fā)生的案件中,反映出不法分子利用社交App主動“拉群”,受害者被迫進群進而被騙的情況。騙子主動找上門,未經受害者同意就能被拉進群,如此的社交App存在什么樣的設置問題,被不法分子鉆了空子呢?

  記者搜索釘釘官方網站后,見到了該軟件的描述為“5億用戶,1900萬組織”都在使用的智能移動辦公平臺。記者下載釘釘App并用手機號進行注冊,在“釘釘”App界面中記者見到了“發(fā)起群聊”功能,平臺給普通用戶提供了通過“手機號添加”“面對面建群”“掃一掃”和“手機聯系人”的渠道進行建群;除此之外,平臺還給用戶提供了用“新建組織”的方式拉群。 

  在釘釘App主界面下方的“通訊錄”菜單中,記者發(fā)現了“創(chuàng)建企業(yè)/組織/團隊”的選項,記者隨機輸入信息,創(chuàng)建了一個“企業(yè)組織”,隨后頁面便出現了“添加成員”的選項,記者按照平臺推薦的步驟,隨機輸入兩個手機號碼,并用字母VV和CC命名成員姓名后,頁面便提示群創(chuàng)建成功。而當記者點擊進入該群,發(fā)現剛剛添加的兩個成員已經在這個群里,并不需要征求他們的同意。

  無需用戶確認,釘釘App提供了陌生人建群、拉群的功能,如此的設置究竟出于什么樣的目的,是否又存在安全漏洞呢?記者嘗試與釘釘App官方進行溝通,但記者撥打其隱私公告2019年版中提供的人工客服電話號碼后,被提示號碼暫停使用

  而記者又按照其隱私公告2021年版的要求,通過網絡聯系了釘釘App的在線客服。該客服書面回復,釘釘App可以通過搜索手機號碼進行添加員工,目的是方便企業(yè)和員工之間的添加。如果用戶不接受該操作,可以在用戶設置中選擇打開“團隊添加我時需要驗證”的功能。 

  而在記者的進一步詢問下了解到,釘釘App雖然提供了用戶可以選擇打開“團隊添加我時需要驗證”的功能,但該功能默認關閉。對此,記者向釘釘客服表示該設置存在安全隱患,對方卻并未給予正面回復。

  專家解讀:不能為了所謂“便捷”犧牲網絡安全防護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記者在蘋果系統(tǒng)和安卓系統(tǒng)分別下載了釘釘App,發(fā)現“團隊添加我時需要驗證”的設置功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下均為“默認關閉”,也就是說,一旦用戶不知道在使用釘釘App前,將這個功能打開,就有可能遭遇被陌生人“拉群”的情況。有法律學者表示,網絡社交平臺應當視用戶信息安全為底線,不能為了所謂的“便捷”而犧牲網絡安全防護。

  記者在網絡檢索時發(fā)現,近段時間以來,一些釘釘的用戶在網上留言,表示遭遇了被陌生人“拉群”的經歷。四川成都的小陳,前不久被陌生人拉進了一個釘釘群,當見到有人發(fā)布刷單廣告后,她就有了警覺,并在釘釘群里提醒大家不要上當,可消息一發(fā)就被踢出了群。

  隨后,她通過網絡客服向釘釘App反映,當她詢問客服為何會被陌生人“拉群”時,對方發(fā)來一張截圖,稱小陳可以在設置中打開“團隊添加我時需要驗證”的功能,從而拒絕被人“拉群”。而當小陳詢問這個功能為何沒有在App中進行提示,并且默認關閉呢?釘釘App客服回復稱:“每個人都開啟了這個拉群需要驗證的功能,將嚴重增加溝通成本,所以還是不直接默認打開比較好”。

  而在釘釘的隱私政策中記者也查詢到這樣的說明——“對于企業(yè)組織用戶使用釘釘作為在線移動辦公、溝通與協同工具,有權作為代表企業(yè)組織個人信息處理者,處理您作為最終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委托釘釘限于管理員開通、管理和使用釘釘服務實現在線移動辦公”。

  以降低溝通成本為由,默認群組管理者可以在未經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拉群”,如此的設置是否存在問題呢?有法律學者表示,該設置有?!毒W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

  在今年實施的《民法典》中也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對記者在“釘釘”App中親身經歷操作檢索任意陌生人的手機號碼,并未經陌生用戶同意,便可以“拉群”的功能,有法律學者指出,App的功能設置已經涉嫌違法,需要及時處理,避免造成更多用戶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