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線城市奔忙的你,信用額度還夠用嗎?
——《2021消費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白皮書》在京重磅發(fā)布
2022年1月9日,由瞭望周刊社指導,瞭望智庫主辦的“第六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瞭望智庫與中國光大銀行聯合發(fā)布了《2021消費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白皮書——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的道與術》(下稱《白皮書》),瞭望周刊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蘇會志,中國光大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齊曄現場見證了發(fā)布儀式,齊曄針對《白皮書》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在中國光大銀行的戰(zhàn)略支持下,在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調研支持下,課題組歷時數月,通過大量市場走訪和300多萬份問卷調查,同時采用了光大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馬上消費金融、興業(yè)消費金融等機構的實踐案例,就共同富裕目標下“金融消費者體驗和保護的道與術”進行了深度分析,探索現實問題,尋找金融促進共同富裕尤其民眾精神富裕的著力點。
《白皮書》對不同區(qū)域、不同年齡和不同身份的金融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了不少有趣的現象,比如三線城市消費者最看重信用產品的授信額度,是“最缺錢一族”;“85前”最看重消費積分兌換,其兌換頻次和準時程度最高;特立獨行的“95前”年輕人,竟然不那么重視新奇炫酷和自我表達,最看重的是資金安全和隱私安全,等等。
會議嘉賓一致認為,當前,金融業(yè)除去在全社會財富分配上扮演好“調配師”角色,還要深刻理解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要對“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質生活的富足,而且是人民生活各方面需要不斷得到滿足,要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需要大力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边_成共識。
五個“首次”
與其他行業(yè)報告不同,《白皮書》從促進共同富裕的視角出發(fā),系統(tǒng)性分析了消費金融行業(yè)長遠發(fā)展的關鍵——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
蘇會志表示,《白皮書》創(chuàng)新了五個“首次”。
第一,首次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這個命題,置于共同富裕的藍圖中進行描繪。隨著數字技術的發(fā)展,金融消費者在享受便利化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財產風險、信息風險。課題組分析了共同富裕對這一群體的深刻影響,并從消費者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角度,探討了金融機構應有的“道”與“術”。
第二,首次提煉出描繪金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SHE模型”。課題組基于金融消費者對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雙重需求,從安全意識(Security)、科學消費(Healthy)、價值獲得(Entitlement)三個維度提煉出“SHE模型”,直指行業(yè)痛點、難點,期望為政企學研各方提供參考。
第三,首次探討了金融機構作為“國之重器”,推動人民精神富裕之“道”。課題組分析了我國個人借貸市場的現狀,提出金融機構可多管齊下來推動共同富裕。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對全社會構建科學消費觀、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等戰(zhàn)略工作,要有“大我”精神。
第四,首次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作為系統(tǒng)性工程來研究,給出金融機構應有之“術”。課題組征集了一批商業(yè)銀行與消費金融公司的實踐案例,分析其應對新形勢、達成新使命的戰(zhàn)略布局和已有措施。建議金融機構同時抓好戰(zhàn)略、管理、技術、業(yè)務、品牌工作,與消費者共融共生。
第五,首次從宏觀、中觀、微觀分別對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切實建議。課題組呼吁行業(yè)主管部門,宏觀上,應盡快落實金融消費者專項立法、建立常態(tài)化部門協(xié)同機制;中觀上,加快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微觀上,加強金融機構內控及自律機制,落實消費者承受力與風險匹配、打擊灰黑產等工作。
齊曄也表示,金融業(yè)作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血脈力量,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調節(jié)器”“穩(wěn)定器”,消費金融作為金融業(yè)最能觸達民眾生活的業(yè)態(tài),始終都在思考如何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同步提升國民財商和金融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推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大需求
提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能力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真實需求。課題組對全國30多個城市的金融消費者開展調研,了解其關注焦點和需求變化。
首先,安全性是消費者的關注焦點之一,各年齡段消費者均如此。
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主要對信用卡被盜用盜刷、個人信息泄露、信用卡丟失等方面存在擔憂。其中,“80后”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較“90后”更強,且他們更關注境外用卡安全。
其次,消費者非常關注產品使用中的獲得感,比如授信額度、優(yōu)惠活動、積分變動等。 消費者期望在使用消費金融產品時獲得對美好生活的助力,包括通過較高的授信額度實現自如地消費甚至是超前消費,通過優(yōu)惠活動獲得更多實惠等。其次,消費者還關心產品使用體驗,包括產品審批速度、產品使用便捷性、機構服務質量等。
再次,課題組調研發(fā)現,無論年齡、地域差異,消費者獲得實惠價值的需求是共通的。消費者對金融機構推出的活動是否“實惠”的判斷主要來自于:優(yōu)惠力度是否足夠大;與日常需求是否匹配;活動參與難度;獲取優(yōu)惠的便利性。實惠價值的獲得感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粘性和忠誠度。
年齡層面,《白皮書》數據顯示,不同年齡層使用信用卡的需求有顯著差別。“85前”消費者較“85后”消費者更看重積分、安全和便捷,“95前”消費者更重視安全和優(yōu)惠活動,“95后”作為新晉消費者還沒有對信用卡形成比較明確的偏好,但一部分已經開始使用花唄等信用產品。
地域層面,不同類型城市的消費者需求也呈現明顯異同。相同的是,無論是一線、新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都很重視信用卡積分能帶來的權益和價值。不同的是,各類城市的消費者各有側重,如三線城市消費者更關注產品授信額度,而新一線城市消費者則認為安全、功能和優(yōu)惠活動應該并重。
“SHE模型”
以上述三大需求為核心,金融消費者對精神富裕的需求越來越高,課題組因此提煉出在解決消費者體驗及保護痛點問題的“SHE 模型”。
S即Security,安全意識;H即Healthy,科學消費;E即Entitlement,價值獲得。此模型不僅可用于分析金融消費者的多維度需求,也能為金融機構應當具備的服務能力提供了系統(tǒng)性參考。
安全意識層面:近年來,技術進步在帶來金融創(chuàng)新、服務升級的同時,也滋生了非法集資、非法盜用、非法采集信息等亂象,消費者在開展消費和參與金融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將將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如此新趨勢、新秩序背景下,金融機構應結合最新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完善金融安全管理流程,完善組織架構,從而更好地推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系統(tǒng)性建設。
科學消費層面:課題組發(fā)現,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已不再是滿足剛性的生活需求,而是盲目從眾、欲望膨脹、互相攀比的非理性消費,年輕人的消費觀在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高速帶動下更是如此。因此,在全社會樹立科學消費觀迫在眉睫。一方面,鼓勵消費者合理分配收入支出,根據對自身未來收入的預期動態(tài)評估消費能力,合理靈活使用消費信貸,避免“信貸綁架”現象,進而避免造成全社會較大面積的信用損毀。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應加強對自身零售信貸結構、放貸偏好及流程的管理,避免不理性、不健康的產品廣告宣傳,防止全社會消費需求無序擴張。
價值獲得層面:主要涵蓋消費者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對消費滿意度、實惠度、新鮮感等層面的體驗。對于金融機構而言,要滿足消費者的獲得感,一方面要通過提供服務和減費讓利等方式,讓消費者在物質層面獲得看得到、摸得著的實惠和利益。另一方面要打造出包括健康、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全場景服務生態(tài)”,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強其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從而推動民眾精神富裕的實現。
五個系統(tǒng)性工作
提升消費者體驗是一個動態(tài)且長期的過程,貫穿于金融機構經營始終。當前,我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金融機構提升消費者體驗面臨諸多新挑戰(zhàn),亟待構建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系統(tǒng)性工作。
齊曄表示,提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能力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真實需求。隨著新消費時代來臨,金融消費者群體關注的三大核心需求是安全性、健康度、獲得感。同時,金融消費者是消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消金行業(yè)秩序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在提升消費者體驗與保護工作中,除了要有具體的行動舉措外,還應在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升金融機構治理能力。
因此,課題組征集了一批相對領先的商業(yè)銀行與消費金融公司實踐案例,分析其應對新形勢、達成新使命的戰(zhàn)略布局和已有措施。同時,建議金融機構抓好戰(zhàn)略、管理、技術、業(yè)務、品牌五大層面的系統(tǒng)工作,與消費者共融共生。
《白皮書》分析了金融機構管理機制的痛點與難點。一方面,消費者體驗存在動態(tài)性和長期性,消費者需求呈現分層和多樣化,且正在快速迭代和進步,因此提升消費者體驗必須長期堅持,跟蹤消費者需求不斷精進,才能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傳統(tǒng)組織結構也存在短板,造成了部門之間的聯動壁壘,并且短期經營指標和長期主義也存在矛盾,需要管理層充分平衡、解決。
“一方面要練內功,搭建消費者體驗與保護服務架構;另一方面也要強協(xié)同,夯實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建設基礎。”齊曄表示。
對此,《白皮書》給出了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的系統(tǒng)性工程架構圖,從五個層面著手進行系統(tǒng)性布局:戰(zhàn)略層以“懂你”為宗旨,管理層全面再造管理能力,技術層建設數字服務能力,運營層加快構建敏捷組織,品牌層與消費者共生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