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崗一女子痛經半年多,一查原是“巧克力囊腫”作怪
李小姐今年28歲,近日,她來到東莞市謝崗醫(yī)院就診。她表示,自己平時月經規(guī)則,但近10個多月來月經不調,月經量較平時減少約三分之一,經期縮短至2-4天,而且痛經加重。
▲李小姐術后
她曾于去年5月14日因“痛經”來謝崗醫(yī)院就診,彩超檢查顯示右側附件區(qū)有2個囊性結構,較大的有3.3厘米×2厘米,她選擇保守治療,進行中藥調理后,痛經好轉。
如今再來謝崗醫(yī)院復查,彩超顯示子宮右側仍然有2個囊性結構,較大的有8.8厘米×7厘米,考慮是“巧克力囊腫”。這次,李小姐愿意接受手術治療,希望徹底解決病痛。
她隨后被以“盆腔包塊性質待查”收入婦產科住院部。經過術前準備,手術很快就開始,由婦產科醫(yī)生彭靜主刀,在麻醉醫(yī)生張偉良的配合下,實施了“腹腔鏡下右側卵巢囊腫剝除術+盆腔粘連分解術”。
術中發(fā)現(xiàn),李小姐不僅有右側卵巢子宮內膜囊腫,而且盆腔多個部位粘連,比如子宮后壁與右側卵巢及左側骶韌帶粘連,子宮后壁與宮骶韌帶粘連。
松解粘連,剝離切除囊腫,手術過程順利。隨后的病理結果顯示,李小姐為右側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手術結束后,李小姐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動,于3月17日康復出院。醫(yī)生叮囑她按時用藥,注意休息,合理營養(yǎng),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最新推薦
閱讀排行榜
欄目索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