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在线视频网站,国产视频综合,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成人亚洲综合,日本欧美高清全视频,国产视频黄色,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科學(xué)好故事|如果望遠鏡足夠大,可以直接看到外星人嗎?

這顆想象中的類地行星是一顆巖質(zhì)行星,擁有稀薄的大氣,位于恒星宜居帶內(nèi)。行星上有海洋、大陸和云層,地表還可能擁有宏觀生命形式。要想從幾光年之外觀察它們,必須要有一臺巨大無比的望遠鏡才行。  這顆想象中的類地行星是一顆巖質(zhì)行星,擁有稀薄的大氣,位于恒星宜居帶內(nèi)。行星上有海洋、大陸和云層,地表還可能擁有宏觀生命形式。要想從幾光年之外觀察它們,必須要有一臺巨大無比的望遠鏡才行。

  目前科學(xué)家搜索地外生命主要有三條路徑。第一條是向太陽系之內(nèi)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發(fā)射軌道探測器、登陸探測器、漫游車、以及飛掠探測器;第二條是對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遙遠系外行星展開進一步分析,希望能找到一些生物特征、或至少找到一些與生物有關(guān)的蛛絲馬跡。第三條則是尋找技術(shù)特征,比如由智慧文明創(chuàng)造的非自然信號。除此之外,還有些人甚至在尋找地球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外星人的證據(jù),不過這類研究的科學(xué)價值頗受爭議。

  但如果我們強烈懷疑,宇宙中也許不僅存在外星人、甚至還有與人類體型相仿的外星人呢?我們能直接看見它們嗎?于是有人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造一臺足夠大的望遠鏡,能否看見外星人在其它行星上走來走去呢?”

圖為當(dāng)時尚屬全新的哈勃望遠鏡于1990年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沒有了大氣的干擾,再加上哈勃的大口徑,其拍攝行星系的分辨率遠勝任何地面望遠鏡。分辨率主要取決于光線波長與主鏡直徑的比例。  圖為當(dāng)時尚屬全新的哈勃望遠鏡于1990年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沒有了大氣的干擾,再加上哈勃的大口徑,其拍攝行星系的分辨率遠勝任何地面望遠鏡。分辨率主要取決于光線波長與主鏡直徑的比例。

  盡管存在障礙,但這種設(shè)想的確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為此,我們首先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對任何光學(xué)系統(tǒng)而言,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基礎(chǔ)的一點都是分辨率。要想看到大小為1米的物體,望遠鏡的分辨率最好也能達到1米、甚至能看到更小的東西才行。但在使用望遠鏡時,我們關(guān)注的并非觀察對象的實際大小,而是角大小。這種角分辨率意味著,只有當(dāng)物體與我們的距離處在某一范圍內(nèi)時,我們才能敏感地發(fā)現(xiàn)特定大小的物體,位于這一范圍之外的物體則不行。

  你也許聽說過,望遠鏡的分辨率由自身大小決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望遠鏡分辨率不僅取決于主鏡直徑,還取決于其觀察的光線波長。說得更準確些,望遠鏡分辨率主要由波長與主鏡直徑的比例決定。例如,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口徑為6.5米,可觀測的光線最短波長約為550納米,最長為28000納米,因此它能實現(xiàn)的最大分辨率介于短波的0.03角秒到長波的1.4角秒之間。

這三張圖片模擬的對象都是NGC 3603,分別來自哈勃望遠鏡(左圖)、甚大望遠鏡(中間)、以及正在建設(shè)中的歐洲極大望遠鏡(左圖)。圖片清晰度的提高反映了望遠鏡分辨率的增加。  這三張圖片模擬的對象都是NGC 3603,分別來自哈勃望遠鏡(左圖)、甚大望遠鏡(中間)、以及正在建設(shè)中的歐洲極大望遠鏡(左圖)。圖片清晰度的提高反映了望遠鏡分辨率的增加。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先以低地軌道上最強大的望遠鏡——哈勃望遠鏡為例。以它在太空中的位置,哈勃望遠鏡能看到地球上的人類嗎?

這張照片由宇航員凱倫·尼伯格于2013年從國際空間站上拍攝。要想在國際空間站的高度上看見地球上的人類,得使用哈勃那么大的望遠鏡才行。  這張照片由宇航員凱倫·尼伯格于2013年從國際空間站上拍攝。要想在國際空間站的高度上看見地球上的人類,得使用哈勃那么大的望遠鏡才行。

  請你先憑直覺猜一下:能,還是不能?

  好了,接下來讓我們揭曉答案。哈勃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2.4米,位于地表上方約547千米處。假設(shè)人的尺寸約為1米(從上往下看時,如果你處于直立狀態(tài),這個尺寸就會小一些;但如果你是躺在地上,這個尺寸就會大一些,所以我們?nèi)€平均值),轉(zhuǎn)化成角尺寸,相當(dāng)于0.000105°、或0.37角秒。哈勃望遠鏡只能在可見光波段達到這樣的分辨率,所以如果我們的顏色為藍、紫或紫外光,答案就是“能看見”;但如果我們的顏色偏紅,答案就是“不一定”了。

  利用可見光尋找人類再合適不過了,如果行星大氣類似于地球、可見光穿透力很強,那就更加理想。短波光線具有分辨率更大的優(yōu)勢,但行星大氣對伽馬射線和X射線基本是不透明的。紫外光大部分也會被阻隔在外,如果有保護性臭氧層,阻擋效果會更加明顯。即使我們將望遠鏡送入太空,也可以借助在地球大氣中穿透力很強的這類光線搜索人類。

這張由尼爾·阿姆斯特朗拍攝的經(jīng)典照片記錄了巴斯·奧爾德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表面的情景。注意一下前景中的腳印。這些腳印從月球軌道上依然清晰可見,但地球上的望遠鏡分辨率則遠遠達不到要求。  這張由尼爾·阿姆斯特朗拍攝的經(jīng)典照片記錄了巴斯·奧爾德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表面的情景。注意一下前景中的腳印。這些腳印從月球軌道上依然清晰可見,但地球上的望遠鏡分辨率則遠遠達不到要求。

  要想用哈勃望遠鏡(或其它合適的儀器)搜索外星球上的“人類”,我們只需要弄清觀測對象離我們有多遠,就能知道要造多大的望遠鏡了。計算起來很簡單:如果想以相同的分辨率、觀察比哈勃望遠鏡范圍上限遠10倍的物體,只需要讓主鏡直徑達到哈勃的10倍即可。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要想尋找不同距離之外的外星人,究竟需要造多大的望遠鏡。

  月球

  先讓我們看看離我們最近的鄰居、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就行星距離來說,月球離我們比太陽系中的任何天體都要近得多,甚至近到能讓我們在月表登陸。月球圍繞地球旋轉(zhuǎn)的軌道為橢圓形,而不是正圓形,因此離地球時近時遠。位于近地點時,地月距離為356500千米;遠地點時則為406700千米。從低地軌道到月球,光線的平均傳播距離約為38萬千米。

圖為歐洲極大望遠鏡全新的五鏡光學(xué)系統(tǒng)。在進入望遠鏡內(nèi)部的科學(xué)儀器前,光線首先經(jīng)過直徑39米的凹面主鏡(M1)反射,然后到達兩片直徑4米的鏡片,分別為凸面鏡(M2)和凸面鏡(M3)。最后兩片鏡片(M4和M5)構(gòu)成了內(nèi)置自適應(yīng)光學(xué)系統(tǒng),可以在最終的聚焦平面上形成清晰度極高的照片。主鏡由798片鏡片組成。  圖為歐洲極大望遠鏡全新的五鏡光學(xué)系統(tǒng)。在進入望遠鏡內(nèi)部的科學(xué)儀器前,光線首先經(jīng)過直徑39米的凹面主鏡(M1)反射,然后到達兩片直徑4米的鏡片,分別為凸面鏡(M2)和凸面鏡(M3)。最后兩片鏡片(M4和M5)構(gòu)成了內(nèi)置自適應(yīng)光學(xué)系統(tǒng),可以在最終的聚焦平面上形成清晰度極高的照片。主鏡由798片鏡片組成。

  這就意味著,我們?nèi)粝胗霉^察地球時的分辨率觀察月球,望遠鏡口徑需達到1650米。造出這么巨大的望遠鏡堪稱壯舉,但也代價驚人。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望遠鏡為歐洲極大望遠鏡,直徑39米,目前還在南半球施工中。其主鏡由789片六邊形鏡片組成,每片直徑1.4米。要想造出1600米口徑的望遠鏡,大約需要140萬片這樣的鏡片。

  金星與火星

  假如我們不想將視線局限在月球上,還想在太陽系宜居帶內(nèi)的其它行星上尋找外星生命,那就是金星和火星了。盡管這兩顆行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都超過了1億公里,但在圍繞太陽旋轉(zhuǎn)的過程中,它們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有時會大大縮短。金星距地球最近能達到3800萬公里,火星則為6200萬公里。

  如何讓視線穿透金星厚厚的云層是一項相當(dāng)大的挑戰(zhàn)。我們偶爾才能在可見光下看見金星表面,即使這樣也需要云層剛好裂開一條縫才行。而火星就輕松多了,因為火星的云層和大氣都很稀薄,穿透性很強。只要沒有暴風(fēng)雨,即使從很遠的地方也能看見火星表面。

  按這樣的距離來算,要想看見金星表面的“人”,望遠鏡口徑需達到161千米,火星則為263千米。前者相當(dāng)于新澤西的面積,后者更是和整個西弗吉尼亞相當(dāng)。

  木星衛(wèi)星

  也許有朝一日,我們不僅能在太陽系中的巖質(zhì)行星上發(fā)現(xiàn)生命,還能在氣態(tài)巨行星的某顆衛(wèi)星上發(fā)現(xiàn)。太陽系中離我們最近的氣態(tài)巨行星是木星。人們普遍認為,木衛(wèi)二和木衛(wèi)三擁有適宜生命存活的特征。與到地球的距離相比,這些衛(wèi)星到木星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最靠近地球時,木星離我們“只有”5.88億公里。

科學(xué)家?guī)缀蹩梢钥隙?,木衛(wèi)二冰封的表面之下有一片地下海洋,但并不清楚這層冰可能有多厚。藝術(shù)家繪制了兩張木衛(wèi)二冰殼的截面圖。在兩張圖片中,熱量都會以海底火山的形式從木衛(wèi)二的巖質(zhì)地幔中逃逸出去,然后由洋流帶到地表。要想從地球上觀察到木衛(wèi)二表面與人類大小相當(dāng)?shù)奈矬w,需要一臺阿拉斯加那么大的望遠鏡才行。  科學(xué)家?guī)缀蹩梢钥隙?,木衛(wèi)二冰封的表面之下有一片地下海洋,但并不清楚這層冰可能有多厚。藝術(shù)家繪制了兩張木衛(wèi)二冰殼的截面圖。在兩張圖片中,熱量都會以海底火山的形式從木衛(wèi)二的巖質(zhì)地幔中逃逸出去,然后由洋流帶到地表。要想從地球上觀察到木衛(wèi)二表面與人類大小相當(dāng)?shù)奈矬w,需要一臺阿拉斯加那么大的望遠鏡才行。

  這樣一來,我們所需的望遠鏡口徑為2500公里,面積大致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相當(dāng)。這種規(guī)模的望遠鏡已經(jīng)大到難以想象了,因為直徑已經(jīng)達到了月球的四分之三。但事實就是如此,要想從數(shù)億公里之外拍到人類那么大的物體,就是需要這種天體尺度的望遠鏡。隨著距離進一步增加,情況還會更嚴重。

通過這根刻度尺可以看出,有些天體離我們是多么遙遠。各個行星、柯伊伯帶、奧爾特云、以及離我們最近的恒星都在圖上。要想保持相同的分辨率,距離每增加10倍,主鏡直徑也要增加10倍。  通過這根刻度尺可以看出,有些天體離我們是多么遙遠。各個行星、柯伊伯帶、奧爾特云、以及離我們最近的恒星都在圖上。要想保持相同的分辨率,距離每增加10倍,主鏡直徑也要增加10倍。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更遠的星球

  土星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木星的兩倍,距地球最近時為12億公里,望遠鏡口徑需達到5000公里,幾乎與土星最大的衛(wèi)星、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wèi)星土衛(wèi)六相當(dāng)。

  天王星到地球的距離又是土星的兩倍,即使距離最近時也足有25.7億公里。望遠鏡口徑需達到10800公里,約為地球直徑的85%。

  海王星距地球最近時為42.98億公里,望遠鏡口徑需達到17800公里,相當(dāng)于地球的1.5倍。

  至于柯伊伯帶上的天體,我們得打造一臺直徑達到地球兩三倍的望遠鏡才行。要想看到奧爾特云,望遠鏡口徑幾乎要與太陽相當(dāng)。更別提圍繞其它恒星旋轉(zhuǎn)的行星了。

波江座51b于2014年由雙子座行星成像儀發(fā)現(xiàn)。它的質(zhì)量為木星的兩倍,是目前拍攝到的溫度最低、質(zhì)量最小的系外行星,到中央恒星的距離只有12個天文單位。要想拍攝到這顆行星上人類大小的物體,望遠鏡分辨率需達到目前最高水平的數(shù)十億倍。  波江座51b于2014年由雙子座行星成像儀發(fā)現(xiàn)。它的質(zhì)量為木星的兩倍,是目前拍攝到的溫度最低、質(zhì)量最小的系外行星,到中央恒星的距離只有12個天文單位。要想拍攝到這顆行星上人類大小的物體,望遠鏡分辨率需達到目前最高水平的數(shù)十億倍。

  系外行星

  除非我們決定將人類送到太陽系的其它星球上,否則在這些世界發(fā)現(xiàn)自然演化出的人類的概率幾乎為零。但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也許會存在與人類體型相仿的生物。

  我們到最近的恒星的距離介于4光年至10光年之間,其中有些恒星的行星也許不僅宜居,甚至可能擁有類似人類大小、或者體型更大的生命形式。

  要想看到幾光年之外行星上1米長的物體,又需要多大的望遠鏡呢?

  對于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系中的行星,望遠鏡口徑需與地球的公轉(zhuǎn)軌道相當(dāng)。對于天倉五周圍的行星,望遠鏡直徑要達到小行星帶的直徑才行。要想觀察TRAPPIST-1系統(tǒng)中的行星,望遠鏡需要達到土星軌道大小。這些尺寸是不是聽上去大得驚人?這大概就是為何從未有人提出直接通過望遠鏡觀察、搜索外星生命的原因吧。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由一系列射電望遠鏡構(gòu)成。該陣列的聚光能力相當(dāng)于各個望遠鏡的總和,但分辨率則將望遠鏡之間的距離也算在內(nèi)。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由一系列射電望遠鏡構(gòu)成。該陣列的聚光能力相當(dāng)于各個望遠鏡的總和,但分辨率則將望遠鏡之間的距離也算在內(nèi)。


  不過,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我們依然有可能在技術(shù)上找到解決之道。要打造一臺極大的望遠鏡,有兩點最為關(guān)鍵:一,它必須能聚光,而且聚光能力必須與表面積相匹配;二,分辨率必須足夠高,能夠?qū)⒉煌奈矬w區(qū)分開來,而且分辨率需與主鏡上能容納的波長數(shù)量相匹配。

  但如果我們觀察的對象足夠明亮,聚光能力也許就不那么重要了,只需保證分辨率夠高即可。

  對于超長波光線,有一種名叫特長基線干涉測量法的技巧,而這種技巧從理論上來說也可用于可見光波段。如果我們能在太陽系中建立起一個小型光學(xué)望遠鏡網(wǎng)絡(luò),雖然其聚光能力僅為這些望遠鏡的總和,但分辨率卻可以將這些望遠鏡之間的距離也計算進去。

  這固然是項極大的挑戰(zhàn),但若能設(shè)法實現(xiàn),我們的成像細節(jié)度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盡管這注定是條漫長的征程,但要想知道外星生命究竟長什么樣,這或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了。


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