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詹涓 隨著德州新一年的立法季自2025年1月14日開始,德州議員提交了逾2600個法律提案,其中至少有10個法案涉及到限制外國人、尤其是中國等國公民購買房地產(chǎn)。比如,當初147提案的撰寫者路易絲·科爾霍斯特(Lois W. Kolkhorst)就把原先的提案改了改,重新提交上了一項SB 307法案,主旨是限制華人購買農(nóng)業(yè)用地。 1月19日,德州華裔眾議員、眾議院民主黨黨團主席吳元之(Gene Wu)在一場介紹該州立法動向的在線會議中,揚起了手中的兩頁紙,密密麻麻全是法案,他指出,該州議員已經(jīng)提出了大量種族歧視的提案,當中包括不下十個限制外國人土地所有權的法案,其中多數(shù)限制了華人在德州購買土地房產(chǎn),而且他預計會有更多針對華人土地所有權的法案在該州提出。吳元之明確指出,這些提案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但行的是散播“仇恨與恐懼”之實。他的發(fā)言為在德州甚至全美各地的華人敲響了警鐘:新的一輪抗爭又要開始了。1月22日,國會多名共和黨參議員共同提出一項名為“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一寸一畝都不讓)的法案,禁止任何中國公民(包括綠卡持有者)和實體在美國購買任何房地產(chǎn),此舉進一度凸顯了華人在美國面臨的政治逆風。 2023年,在德州參議員提出了禁止中國公民置業(yè)的SB 147法案后,當?shù)厝A人團結一心,在主要城市游行示威,打電話向議員抗議,前往奧斯汀州議會發(fā)言作證,最終讓惡法胎死腹中。但德州擁有約200萬亞太裔美國人(AAPI),華人達26萬,相對“人多勢眾”,因此德州經(jīng)驗難以復制到其他地區(qū)。 此后,佛羅里達州、印第安納州等州通過了他們的外國人土地法等歧視性法案。據(jù)華裔美國人非營利組織“百人會”統(tǒng)計,截至2024年12月13日: 40個州(215項法案)和國會(37項法案)已審議252項限制外國個人和/或實體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法案,其中36 項已通過并簽署成為法律。其中有16項禁止中國公民購買或擁有某種形式的房地產(chǎn),包括阿肯色、佛羅里達、佐治亞、印第安納、密西西比、內(nèi)布拉斯加、俄亥俄、俄克拉荷馬、南達科他、田納西和西弗吉尼亞。 上圖紅色部分顯示了已經(jīng)通過限制外國個人和/或實體擁有土地所有權法案的州。來源:百人會。 在國會和各州齊齊推進的背景下,德州的右翼議員顯然也沒有放棄。去年德州眾議院成立了專門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Security Texas from Hostile Foreign Organizations),立志要推動通過新的禁止外國人購買土地法。 這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了立法上,隨著德州新一年的立法季自1月14日開始,德州議員提交了逾2600個法律提案,其中至少有10個法案涉及到限制外國人、尤其是中國等國公民購買房地產(chǎn)。比如,當初147提案的撰寫者路易絲·科爾霍斯特(Lois W. Kolkhorst)就把原先的提案改了改,重新提交上了一項SB 307法案,主旨是限制華人購買農(nóng)業(yè)用地。 此外,在1月15日,眾議員科爾·赫夫納(Cole Hefner)提交了眾議院提案HB 1849,主旨不光是限制中國公民買房,而且還要對買房者處以巨額罰款和罰沒等雷霆手段。 這只是開始,3月14日才是德州議會提交法案的最終截止日期,吳元之議員預計,由于川普就職等因素會在國家層面上影響民眾和代表的心態(tài),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提案提交。而且這些提案除了對華人在德州購買、擁有房地產(chǎn)和土地提出各種限制,也將在高等教育、職業(yè)等領域傷害華人民權。 德州華人建立網(wǎng)站,追蹤歧視性法案 在參加了吳元之的視頻會議后,幾位德州的華人立刻開始了他們的行動。一位基于隱私和安全考慮而不愿透露姓名的志愿者對“美華雜談”說,吳議員的話“一下子就把我點醒了”,在當天他們決定做一個名為“TexasRacistBills.org”的網(wǎng)站,用自己的機制更高效地追蹤和發(fā)現(xiàn)德州立法機構提出的種族主義法案,這位志愿者說,“我們要把他們最害怕我們說出來的東西說出來,點破他們的初衷是種族定性和種族歧視,跟他們所說的國家安全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網(wǎng)站的開發(fā)速度極快,擁有科技工作背景的志愿者們抓取了所有提案,使用關鍵詞追蹤與“中國”、“外國”等相關的法案,使用人工智能對法案進行分析,并將摘要譯成中文,便于華人移民社區(qū)能夠查閱?,F(xiàn)在,這個網(wǎng)站已經(jīng)對“外國人土地法”、“教育”、“投資”等法案分門別類地進行追蹤和概述解讀。 根據(jù)該網(wǎng)站和其他法律專家的分析統(tǒng)計,德州共和黨議員已提交以下十余項新的外國人土地法案,分別是:SB 307和HB 402、HB 1849、SB 103、HB 518、HB 1566、HB 191、HB 1743、HB 243、HB 733和HB 2034。 不過立法者的大多數(shù)法案都無法送到州長的辦公桌上。法案編號中SB代表了州參議院提案,HB代表州眾議院。提案數(shù)字最小,在眾議院議長和領導參議院的副州長那里的優(yōu)先級別最高。這些法案在被提交后,會交給州眾議院委員會或州參議院委員會進行審查。委員會可以對法案進行修改、拒絕或通過。如果委員會通過了法案,它將被提交給州眾議院或州參議院全體會議進行表決。如果法案在其中一院獲得多數(shù)票通過,它將被發(fā)送到另一院進行表決。如果法案在兩院都獲得多數(shù)票通過,它將被送交給州長簽署成為法律。 2023年的SB 147是在德州參議院獲得通過后遭到了巨大的反彈,因此沒有進入眾議院這關。這就意味著如果大家反對提案,最好及早組織和動員起來,它們在立法的環(huán)節(jié)中走得越遠,反擊也就越被動。 具體來看這些法案可歸為三類: 1,限制中國公民和實體購買和擁有不動產(chǎn) 多個法案與2023年的SB 147類似,包括SB 103、HB 1566、HB 191等。 這些提案都與科爾霍斯特最初提案的內(nèi)容幾乎別無二致,核心就是限制中國、俄羅斯等國公民和實體在德州購買和擁有不動產(chǎn)。美國公民和美國綠卡持有者除外。 2, 限制外國人購買農(nóng)業(yè)用地或開發(fā)自然資源 這包括了SB 307(相對應的是眾議院版本的HB 402)、SB 518以及剛提交的HB 2034。 SB 307是大家的老熟人科爾霍斯特提出的,有必要予以特別重視。她本人強調,這是她今年立法的三大優(yōu)先事項之一,希望通過該提案來保護國家安全和自然資源。 原先她的提案非常籠統(tǒng)的限制了中國公民和實體在德州購買各類房地產(chǎn),新的提案范圍更狹窄,局限為禁止中國等“指定國家”的個人和實體購買農(nóng)業(yè)用地、農(nóng)業(yè)地上的建筑、礦場、采石場、林木等。 事實上影響仍然不小,首先,近些年來在美國經(jīng)營農(nóng)場、專門種植華人愛吃的蔬菜的華人越來越多;其次,農(nóng)業(yè)用地不單單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農(nóng)田或大牧場,實際操作中一些閑置空地也會被列為農(nóng)場,業(yè)主在上面種一些農(nóng)作物,養(yǎng)幾匹牛,就會被視為農(nóng)業(yè)用地,可以少交房產(chǎn)稅。 HB 2034限制中國實體和公民的地下水許可。 3,不僅限制購買房地產(chǎn),還將對此行為予以重罰 這包括了HB 1849、HB 1743、HB 243、HB 733等。 撰寫這些法案的精神教主應該是他們的佛羅里達同行,佛州通過了禁止中國等國公民購買房地產(chǎn)的法案,州長德桑蒂斯在2023年已經(jīng)簽署并成為法律。該法律不僅禁止買房,而且要對違反者予以監(jiān)禁和罰款。這項法律被華人告到了第十一聯(lián)邦巡回區(qū)上訴法院,目前被暫停實施。 不過,嚴苛的佛州法律已經(jīng)造成了寒蟬效應,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稱,當?shù)亻_發(fā)商和中介都不再敢接華人的生意。這樣的“效果”肯定被德州右翼議員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在提案中學了過去。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佛羅里達州的法律已對房地產(chǎn)行業(yè)帶來寒蟬效應。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wǎng) 比方說,剛提交的HB 1849的標題為《關于某些外國人或外國實體購買或獲得不動產(chǎn)所有權;將其定為刑事犯罪》,它限制了中國等外國個人或實體在德州購買或獲取不動產(chǎn),并規(guī)定了相關的刑事處罰。 根據(jù)HB 1849,假如違反法律,將視為“州監(jiān)獄重罪”,由德州總檢察長予以督辦,而且負責調查及起訴該房地產(chǎn)交易。具體措施包括: 法院可剝奪、接管該不動產(chǎn),所得用于清償現(xiàn)有債務、支付罰款,剩余部分上繳德州公共財政; 可罰款25萬美元或該不動產(chǎn)市場價值的50%,取數(shù)額較高者。 HB 1849部分條款。來源:https://capitol.texas.gov/tlodocs/89R/billtext/html/HB01849I.htm 其他類似提案進入了“斗狠”環(huán)節(jié),比如HB 1743主張一旦認定外國人和實體違規(guī)購買農(nóng)地,可以要求各縣治安官或警員扣押和罰沒該不動產(chǎn)。 HB 243甚至提出如果外國(不僅是中國,還包括美國以外的所有外國)人或實體擁有包括食品、能源、制造業(yè)等“關鍵基礎設施”,且總檢察長認為交易違法或對“關鍵權力構成風險”,整個不動產(chǎn)都可以被州征用。這一條提案賦予了總檢察長巨大的自由裁量權,如果通過,幾乎所有外國人和外企擁有的房產(chǎn)和土地都將面臨隨時被充公的危險。如果通過了,還有什么外商敢在德州投資? HB 243的作者叫大衛(wèi)·斯皮勒(David Spiller),除了這條,他也撰寫了HB 191,兩條土地法都是對準了外國人。他本人雖然代表的是農(nóng)村選區(qū),但自己是房地產(chǎn)律師,而且擁有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在HB 243法案里,石油天然氣被明確列為“關鍵基礎設施”。該法是否也將賦予德州總檢察長罰沒斯皮勒競爭對手公司的權力? HB 733提出賣方要負責核查買方的公民身份或合法居住地,比如需要查看美國護照、入籍紙、社安卡、綠卡、工卡等證件,如果買賣雙方違反規(guī)定,則構成輕罪。這一條同樣荒唐,在房地產(chǎn)買賣中,賣家和貸款方固然要核實買主的信息,確定其收入真實可靠,并能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承擔貸款,但要查公民身份,等于是要求賣方懷疑所有長相和名字都不夠“白”的人不是美國人,因此不具備在德州購房的資格。 其他針對華人社區(qū)的法案 德州的共和黨議員雖然是把反對外國人、尤其是中國公民購買房地產(chǎn)作為立法的重點,而且目前華人社區(qū)主要是關心這類法案,但TexasRacistBills網(wǎng)站的志愿者告訴“美華雜談”,關于教育和投資的歧視性法案事實上同樣數(shù)量很多,而且在性質上“更加激進”。 以下是上述網(wǎng)站和吳元之著重指出的提案: HB 173:禁止高等教育機構接收來自中國等國的捐贈。雖然這不會直接影響中國移民或學生,但可能會通過減少中國資助的項目或研究機會間接影響在德州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 HB 1907:禁止德州州政府機構與中國公司簽訂信息和通信技術合同。該法案影響中國所有或控制的公司,但不影響在美華人個人。 SB 453(眾議院版本為HB 1457):在公立高中課程中加入關于中國當代歷史的內(nèi)容。 SB 667:禁止州政府退休金管理部門投資于與中國有相關實體。 吳元之指出,教育類法案,比如SB 453提案特別令人擔心,對社區(qū)構成重大風險,因為相關課程的引入可能會影響學生對中國和中國移民的看法,也會影響華人學生對祖籍國的認識。 此外他還預計在這個立法季未來60天的時間里,可能出現(xiàn)以下新問題: 預計會有更多針對土地所有權的法案被提出。 高等教育領域歧視性政策的擴大,包括學費政策變化和限制與中國的機構聯(lián)系。 可能會提出職業(yè)限制(如針對房地產(chǎn)從業(yè)者)作為2025年立法議程的一部分。 華人社區(qū)應該怎么辦? 需要強調一點,華人社區(qū)或許可以一眼發(fā)現(xiàn)這些提案在沒有根據(jù)的情況下煽動仇恨,在移民社區(qū)播下恐懼的種子,但這些議員都是選民們選出來的,議員們深知,提案本身就能鞏固他們的選民基礎。 在赫夫納和斯皮納等議員提出了禁止中國公民買房的提案后,在這些議員的X平臺上,可以看到主流評論是一片歡呼聲,甚至有高贊評論追問“對于已經(jīng)在德州購房的中國人,你們會采取什么措施?”民眾的反響,一方面可能折射出他們對自疫情以來德州大城市房價高漲的不滿,另一方面也說明,近年來輿論的引導使得中國等國的移民進一步被非人化,以至于人們已經(jīng)不再認識到,美國憲法和民法典始終保護著移民的民權。如果相關提案真的得以通過,德州華人,乃至所有長相接近中國人的少數(shù)族裔,不僅都將面臨歧視,同時法律本身也將導致少數(shù)族裔進一步被視為二等公民,人身安全將面臨威脅,遑論其他權益。 從提案的數(shù)量和語言來看,今年德州華人面臨的將是史無前例的挑戰(zhàn),從現(xiàn)在開始,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反對這些法案,致電大家所在州和聯(lián)邦的代表,致電法案作者辦公室,清晰而堅定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與觀點,參與本地組織的抗議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照片和視頻,吸引中間立場選民的同情與支持,制造輿論壓力,使立法者難以輕易通過這些法案。
禁止華人買地法案2025卷土重來,德州議員已提交大批歧視華人法案
最新推薦
閱讀排行榜
欄目索引
相關內(nèi)容